四川新闻网乐山8月27日讯(记者 卢永洪 摄像 郭晓彤)三水汇流、十里古堤、千株黄葛树,“城在水中建、水在城中流”的五通桥自古就有“小西湖”的美誉。曾几何时,在千年盐业文明的传承下,西南第一支上市股票的传奇在这里上演;如今,盐磷化工产业已是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化工产业的大发展,五通桥也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措施抓环境保护,追求山水园林城市与化工产业的协调共进。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后,五通桥更是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力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五通桥区垂范全国,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乐山市五通桥区作为我省全面试点地区,它是怎么做的呢?8月24日上午,在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省环境保护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岳东在会上肯定道:“乐山市五通桥区摸索出了工业地区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做法,特别是针对清查底册可能出现遗漏污染源的问题,乐山五通桥区采取公示举报的方式予以规避,2018年5月,国家普查办第5检查小组给予了充分肯定。”
8月1日,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实地采访到,在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国家选定在五通桥区做试点,而立志要创建“示范”的当地人更表示,要完全掌握污染的现状,将污染源一网打尽。下面,给自己3分钟听下去,以“二污普”开始,一起来看当地人揭秘。
![]() |
视频:谁在守护“小西湖”的碧水蓝天(点击上图即可观看视频)
通过当地人对乐山乐水溢于言表的最新追求,其指向不正是“天蓝、水清、地净”的“小西湖”?
视频相关对话的文字实录如下:
❶污染源普查完,就完了?
卢永洪:我想回到问题的原始,就是怎么让我们一般的网民、一般的老百姓来理解“二污普”,或者是怎么样看“二污普”?
吕 波: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的规定,每10年开展一次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在2007年开始的,今年是十年期限已到,就开展了第二次。所以,简称为“二污普”,就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从老百姓这个角度来看,大家都是非常支持的,认为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好事情,都支持。从观点上看,有一点,希望通过这个就像督察一样,就能将污染治理了。我们解释道,普查只是一个统计,数据统计,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力度还要加大些,让老百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处理过后,在顶层设计上,会制定一些政策来防治污染。
苏 伟:我们乐山二污普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五通桥也是作为国家的一个试点。前阶段也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顺利完成了,主要是要把家底摸清楚。我们也重视宣传,也专门提出来,第二阶段的宣传要全面开花。
余 平:通过公开,我们又收集到40多个污染源信息,通过动员全社会参与普查,可以不断提高污染源普查的全面性。我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把普查结果用于指导具体实践,而不仅仅就是说,把这个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完,就完了。
❷ 长江中上游的大保护
卢永洪:另外,插问一句,就是为何选定五通桥区做试点或是示范?当时,最初是怎么想的?
王 辉:因为,五通桥区就是作为国家试点,它是作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一个工业源的试点地区。五通桥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工业强区战略的深入推进,盐磷化工产业蓬勃发展,是全市的重要工业基地。盐磷化工与山水园林城市协调发展,是五通桥的特色,我们在给国家报名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五通桥这个特点,向国家推荐。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个,五通桥是岷江的沿岸地区,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中上游的大保护。
我们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其实对于长江中上游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我们考虑就是,第一个是区位关系,五通桥是岷江的一个沿岸地区。第二个就是产业结构。刚才说的,五通桥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环境保护必须跟上。所以,我们也是向国家推荐五通桥作为一个工业园的试点地区。
卢永洪:而且从全省的角度来说,你这个长江这个保护工作,现在也是省上的8大战役之一。
王 辉: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对四川提出要求,就是四川省是我们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的一个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