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尾长江鲟重回“母亲怀抱”

2021年01月25日 17:28:00 来源: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综合
编辑:蒋直清

  1月21日,2021年长江鲟拯救行动暨亲本放流活动在宜宾市叙州区金沙江段烧瓦沱码头举行。

  此次活动共放流1米以上性成熟长江鲟亲体80尾,其中24尾植入了超声波跟踪标志。放流活动后,将会开展为期一周的维护巡查工作,保证放流鱼类安全进入长江生存,并进行跟踪监测。

  近年来,宜宾市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联动巡护机制、营造禁捕宣传氛围、强化工作监督等各方面入手深入开展长江禁捕工作;紧紧围绕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标,坚持综合施策,对每一名退捕渔民建档立卡,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退捕渔民转产上岸;各级部门连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持续推动渔业资源恢复。从2007年开始,宜宾市各级部门连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共放流57次,放流各种鱼类700余万尾。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陈永胜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广泛宣传、严格执法,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建设美丽宜宾的重要抓手,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任务持久战,确保长江一江碧水向东流,为长江‘十年禁渔’作出‘宜宾贡献’”。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中华鲟长江鲟保护联盟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承办。

  相关阅读: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由于长江鲟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

  长江鲟是长江独有鱼种,与中华鲟一样,成长于我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

  长江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栖息于长江上游水流较急、石质河底的水流中。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达到性成熟的个体,雌鱼体重为20市斤左右,雄鱼体重10市斤上下。鱼卵可加工成鱼子酱,鳔和脊索能制作鱼胶。分布于长江上游。可在上游建立人工孵育场,培养幼鱼放流,并可作为大型水库的放养对象。(宜宾新闻网 记者 袁梦瑛 林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