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3月2日上午,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不少海鸥在锦江河上翩翩起舞。(图据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河长办)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7日讯(记者 卢永洪)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风(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寻找城市守望者——城市生物多样性征集活动”。“关于开展‘寻找城市守望者——城市生物多样性征集活动’的通知”明确到,根据活动安排,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省内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环保NGO等单位共同组织征集和推荐四川地区作品。
作为协助单位的四川新闻网现将征集活动相关事项通报如下:
活动主题
寻找城市守望者,重新认识我的城市,守护我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活动组织
【组织单位】
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西华师范大学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
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
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湿地
邛海湿地
成都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什邡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排名不分先后)
【协助单位】
四川新闻网
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
成都观鸟会
野趣生境环境设计研究院
早点星球
四川绿荷教育创新工作室
(排名不分先后)
征集对象
博物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观鸟爱好者、昆虫爱好者、植物爱好者、自然教育行业人士和生态观察者等;征集对象不限年龄,特别鼓励青少年和儿童积极参加;投稿方式不限,可由个人投稿或单位统一投稿。
征集内容
客观反映街道、城镇、社区、建筑、桥梁、公园、绿地、河湖、水道等城市背景中生物多样性的摄影图片、短视频、绘画和自然笔记等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上可追溯1年,即2019年5月至本活动征集截止日)。
投稿要求
1.摄影图片、绘画和自然笔记的电子版只接受JPG格式,单张不小于3MB,长边不小于1500像素,数量限定为每人不超过10幅。
2.短视频作品每个不超过3分钟,特殊情况请联系负责投稿咨询的工作人员。
3.绘画和自然笔记类作品,请在提交扫描件的同时保留好原稿;如若入选,可能需要调用原稿参加展览。
4.所有作品要附带所拍摄/观察的城市名称、具体地点、拍摄/观察时间和简要经过;如为珍稀、濒危和保护物种,以及动物繁殖期的孵卵、育幼行为,尤其要说明拍摄/观察方式。
5.投稿的每件作品文件命名规则:作品名称(可自行添加序号)+城市名称+作者姓名(如“锦城湖绿头鸭2 +成都市+张三”),同作品登记表、承诺书(见附件)2020年9月1日前发送至schjkxxh@163.com邮箱。
进度安排
1.即日—9月,作品征集。
2.9月—10月,评议、表扬和主题研讨。
3.11月启动专题巡展。
奖项设置
集体奖
(1)所有参与活动组织的单位将获得由权威专家编写的《全国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课程研发指导手册》,免费参加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活动研发的线上培训课程。
(2)根据各单位提交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主办方将评选出30家优秀组织单位(以参赛作品附带的作品登记表中“知晓渠道”的信息为准)。
(3)优秀组织单位受邀出席活动总结表扬和主题研讨会,并有机会获邀参加大型会议或论坛。
(4)优秀组织单位优先享有全国生态环境科普教育高级培训班免费名额(为期4天,市场价3800元/人,食宿自理,学费全免)。培训内容涉及生态环境科普活动策划、课程研发、活动执行、师资培训、野外实操等。
(5)主办方从优秀组织单位中择优选取10家单位代表所在省市举办城市生物多样性专题巡展。
个人奖
根据图片、短视频、绘画/自然笔记共3个类别分别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发放如下奖励:
特等奖(各1名):价值5000元的大礼包
一等奖(各1名):价值3000元大礼包
二等奖(各3名):价值1000元大礼包
三等奖(各5名):价值500元大礼包
优秀奖(各100名):荣誉证书+《生物多样性观察记录手册》
优秀指导教师若干:荣誉证书+《生物多样性观察记录手册》
推荐作品入围全国征集活动的,由主办方颁发上述相应奖励;推荐作品未入围的个人和未获表彰的单位(作品投稿数量不少于10份)由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发放参与活动证书。
展示推广
1.主题展示。获奖及部分优秀作品将被择优推荐至大型会议或论坛进行适当的主题汇报和展示。
2.专题巡展。获奖及部分优秀作品将被择优复制装裱,在北京、天津、杭州、成都等地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向社会展出。
3.集结出版。获奖及部分优秀作品将择优集结出版,入选作者将免费得到一册图书。
活动咨询
联系人: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 梁兰心 罗靖 028-861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