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五百人一番创举
——生态环境应急处置之“乐山样本”呼之欲出

2020年09月17日 20:49:34 来源: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
编辑:本网编辑

  四川新闻网乐山9月17日讯(记者 卢永洪)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9月14日,一面写着“困难之时伸援手 救民水火千秋颂”的锦旗,被端端正正地挂在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内。据悉,这是乐山市市中区通江街道茶坊社区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在抗洪抢险中积极伸出救援之手的感谢。

  当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静表示,这面锦旗是对500多名默默奉献的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鼓励,更是对无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生态环保铁军的一种肯定。

  在乐山,这只是生态环保铁军决战“Ⅰ级防汛应急响应”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五百多人,还肩负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防汛期间,生态环境应急处置应该怎样做?它在整个防汛应急处置中位置何在?未来生态环境应急处置的走势如何?9月16日,在今次“Ⅰ级防汛应急响应”的焦点所在--乐山,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向东坦言:“特大洪峰过后,乐山依然美丽。乐山市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源无一失守。”

  在迎战特大洪峰过境的过程中,这五百多人硬是立下了一番创举。

  时间指向今年七八月间,我国多地遭遇洪水灾害。

  在步入8月后的四川,乐山市的防汛形势尤为严峻,令人揪心不已!

  特大洪水来袭

  ■ 大佛无恙乐山安好 未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

  8月15日至8月18日,屡次遭遇暴雨过程,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直逼乐山!

  当时间指向8月18日凌晨5时许,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取措施,史无前例地第一次正式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庚即,在8月18日6时,乐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及时启动全市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当(18)日,青衣江、岷江乐山段发生超警超保水位,青衣江夹江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414.71米,为有历史记录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为百年一遇。岷江五通桥水文站洪峰最高水位345.63米,为1953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百余年之后,乐山大佛再一次罕见地被洪水“洗脚”……乐山告急。

  面对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乐山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进入“战时”状态,全员奋战一线,救助转移群众、运送救灾物资、排查环境隐患、加密水质监测,在特大洪涝灾害下,全市环境质量持续优良、未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环境安全风险源无一失守。

  最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佛安然无恙,乐山挺住了!

  时过近月余,记者于9月16日就此开始求证。

  在长期关注生态环保进程的记者看来,这是一场漂亮的“狙击战”。

  特大洪峰肆虐下的乐山经受住了“冲顶”的考验,实属难得。为何说是“冲顶”呢?因为,防范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我国防洪工程设计的一个标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绍凤日前表示,“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为防范洪水风险需要做一定的防洪工程,但防洪工程都是有限度的,标准过高,付出的成本也会过高。我国的防洪工程能够防范百年一遇的洪水。”

  就此,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向东给予确认:“8月18日以来,受特大暴雨洪水影响,我市‘8.18’洪灾、青衣江漂流物料包装桶打捞等叠加,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秉承铁军精神,服从全市安排,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遭遇战、漂流包装桶打捞突击战,全市饮用水水质、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未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

  在特大洪涝灾害冲击之下,乐山市全域未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

  乐山样板

  ■ 宁愿十防九空 不漏万中之一

  乐山环保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今次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绝非偶然;

  一个活脱脱的“乐山样板”呼之欲出,或为生态环境处置工作垂范。

  究其缘由,齐向东一语道破。在采访中,他首先讲到,“宁愿十防九空,不漏万中之一。”随着对桌上相关资料的翻动展示,他从三个方面悉数道来。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布防设防排除隐患。”齐向东说道。

  “‘企业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汛期环境安全会开没开?’‘废水处理情况是否异常?’,这些都是要在现场逐个开展检查核对到位。通过3天时间的检查,完成马边劳动镇的3家磷化工企业、1家垃圾处理厂、2个污水处理厂等环境隐患风险重点企业的排查……”这是在乐山环保人荣飞的工作记录中显示的内容。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据悉,进入汛期以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源头管控、预防在前,以“党员领导+业务骨干+专家组”模式,组建9支排查组,9名局领导带头,发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作用,全覆盖联系指导1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重点对饮用水水源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废堆(渣)场等关键区域部位,对涉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100余人次,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问题20余个。

  齐向东继而言道:“其次,在汛期期间要密切盯住重点行业、驻守重要节点。”

  翻动着桌上资料,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这次的洪水来势汹汹,如果降水量再持续增加,川南减震器厂和恩典机械厂两个重金属企业地势本就较低洼,厂区怕是容易被淹哦,我还是起床去看一下。’8月18日早上五点,乐山环保人唐松一边这样对妻子说着,一边起床赶往恩典机械厂。抵达之后的唐松,发现暂存于此的高浓度重金属废水之处境很危险……最后,经过紧张有序的报告、调度作业,有效地避免了污染物外泄,维护了环境安全。”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据悉,洪峰过境期间,乐山市、县(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坚持把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固废堆(渣)场、涉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企业作为驻守重点,其中有40余名同志连续坚守在岷江干流大堤。

  “然后,就是真刀真枪上‘战场’,接受实战检验;以及在灾后积极开展排险处突工作。”齐向东斩钉截铁地说道。

  “‘8.18’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根据五通桥区危化企业紧急停车、厂区被淹等特殊情况,我局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调集技术骨干深入现场排查、掌握一线资料、建立问题清单,并派3名知名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灾害环境隐患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建立隐患台账,问题清单以‘点球’形式分别发到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同时,调集力量采用‘人机低空勘察+人工现场徒步检查’方式,对夹江县青衣江流域两侧近35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排查,出动吊车等机具共12台次,作业120余人次,打捞物料包装桶63个,青衣江乐山段物料包装桶已全部打捞上岸并安全转移。此外,持续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

  其间,五百多乐山环保人齐心抗洪救灾,没有一人退缩,充分表现出“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良好风范。

  说到这里,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总是第一时间抵达处置现场的齐向东,此刻也是略带激动地表示:“在此,我想对全市环保人说一句:你们就是一支经受住了考验的生态环保铁军!”说到防汛期间全局上下的努力,齐向东强调:“宁有不启用,不可不设防。准备越充分,环境越安全。”简而言之,乐山市环境应急处置工作方针就是9个字:“全面防;重点盯;专人守。”

  可圈可点

  ■ 逆行应急答疑解惑 惊心动魄果敢抢险

  据了解,在今次汛期多波次洪水冲击下,乐山环保人始终保持阵型、方寸不乱、不惧风险,格尽职守地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

  他们的战果更可谓是可圈可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两个经典案例。

  从“打捞物料包装桶”说起,通过一次惊心动魄地抢险行动,我们可以直接走进第一个案例。

  惊心动魄果敢抢险。8月18日,乐山市岷江、青衣江流域沿线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当日,位于青衣江上流的雅安市也多地受灾,该市雨城区一化工原料厂部分物料包装桶被洪水冲出厂外,进入青衣江冲向乐山夹江河段。为全力确保青衣江乐山段水环境安全,在接到紧急通知后,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组织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夹江县委县政府、夹江生态环境局等,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应急处置队伍,连夜奔赴青衣江乐山段沿岸,对夹江县青衣江流域两侧近35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调集夹江县公安、水务、应急、消防、民兵、镇街道办等,组成多支力量全力配合打捞作业。

  最后,经过三天三夜现场处置,物料包装桶在青衣江乐山段被悉数全部打捞上岸并安全转移,因灾造成的环境隐患得到有效遏制。目前,监测数据表明,青衣江水质未发现异常。

  第二个案例,就是依托第一现场的环境应急监测作业,大胆逆行的乐山环保人,更在第一时间为所有人及时带来科学数据、答疑解惑。

  逆行应急答疑解惑。在“8.18”特大洪涝灾害中,五通桥工业园区部分区域积水超过2米,园区内企业全线停产、停电、停水。8月20日上午8时许,该工业园区上空出现白雾,并沿涌斯江慢慢向五通桥城区扩散。在不知原因的情况下,市民表现出极大的担心……霎时间,从五通桥到乐山市区的高速路拥堵至无法通车。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在同一条高速路的另一侧,一哨人马呼啸而过,与堵在路上的当地车可谓擦肩而过,他们大胆地逆向前行。要知道,此刻在他们的前方或是巨大的风险之所在。他们,就是齐向东带领的乐山环保人一行。

  面对记者,齐向东很平静地描述着当时的情形,“8月20日上午9点零8分,我们接到事故报告后,当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我当即带领两位分管副局长和四川省乐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以及相关业务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五通桥区,组建了突发事件处置小组,明确事件处置原则和工作程序,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资料显示,当时,乐山环保人“迅速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调集市、区(县)环境监测力量,采用便携式监测仪器在17个监测点位开展氯气、氯化氢、硫化氢、氨等4种特征因子应急监测”,随后连续开展了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监测,每天中午1点、下午6点在政府网站公示,用监测数据回应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

  未来可期

  ■ 重构环境应急体系 在环境突发事件中当好主角

  凡是过往,皆为序曲。

  顺着话题,齐向东很清楚地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环境突发事件中当好主角,及时确定危害范围和程度,提出污染处置措施和建议,进一步构建环境应急处置的大格局。”就乐山市环境应急处置的整体安排,他说:“从四个方面入手,我们将重构环境应急体系。”

  据了解,乐山市生态环境局重构环境应急体系的全新做法是:

  一是重塑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安全底线,加强值守和调度,推动全系统全面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常态化保持应急备战状态。与其他部门安全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重造流程。围绕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快速化,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启动、监测、处置、调查、评估等关键环节定责、定岗、定人、定时, 实现突发环境事件一旦发生,所有人员依图办事、照责做事。

  三是重建能力。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的关键,着力提升形势研判能力、应急监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事故调查能力、环境损害评估能力等,加快化工园区有毒有害物质、特征污染物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强全市环境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建强应急队伍,配齐应急硬件。

  四是重树形象。紧扣生态环境铁军建设主题,开展环境应急大练兵活动和应急监测技能竞赛,常态化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实施环境应急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环境风险讲座,推行环境风险知识“下车间、下社区、下学校”活动,提升群众对环境安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

  在采访行将结束之际,齐向东向网友发出邀请:“特大洪峰过后,乐山依然美丽。乐山欢迎你!”

  至此,一个生态环境应急处置的成功范例--“乐山样本”呼之欲出。

  记者手记

  通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我们知道打更人意在提醒、在预防;故宫里的大水缸,它不是用于沐浴,而是为了在火灾突发时应急之需。这或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最朴素的解释。

  同样的,就像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必须“应对”与“适应”并举一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我们的建设理念也是日趋绿色低碳环保。但是,就像火不可能退出人类生活一样,环境中的污染源也绝不可能与人类彻底绝缘。谈“污”色变不可取,因为没有现代工业做支撑,人类的生活将无法想象。仅以我们借以保暖的衣料而言,就有80%是来自化工产品。换句话讲,污染源将与人类生活相伴同行。这或是对“我们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最深刻的解读。

  环境污染要大力治理,也须防患于未然、积极准备应急处置。

  新闻多一点

  乐山市环境应急处置9字工作方针

  全面防。严密监控重点风险隐患,全面监控尾矿库、固体废物堆场、危险废物暂存场所、污水处理设施等因水位暴涨易发生环境事件的场所,督促涉重、涉危化企业保持应急管网畅通、应急池空置,拉紧洪灾期间生态环境安全“警戒绳”。

  重点盯。严防死守饮用水水源地,紧盯两个市级和12个在用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局领导带队开展巡查抽查,派出专业小分队,实地检查取水口上游风险源,加密水质监测,守护好群众“饮水缸”。

  专人守。严明值班值守纪律,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全员在岗、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党员(青年)骨干成立应急处置队,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全系统实行“日报平安”制度,与县(市、区)和邻近市(州)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研判区域应急形势,确保安全度汛。(所有图片来源于乐山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