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邮政建设行动案例展示

2020年11月06日 10:16:45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陈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碳汇贷”支持余杭苦竹项目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多年来致力于支持气候融资项目,全面支持余杭苦竹项目发展。适时推出“碳汇贷”产品,以信用村为基础,面向余杭区中泰街道的农户,发放用于竹笛产业链中各环节日常经营的专项信用贷款,既支持了当地竹笛产业的发展,又激发了借款人合理利用竹林、发挥固碳优势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贷款用途不局限于竹林抚育,可用于包括种竹、养竹、制笛、售笛及文化推广在内的竹笛产业链内各环节的生产经营,并根据项目年固碳量给予专项优惠利率。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对多家企业、合作社和个人进行授信,并提供信用卡、结汇等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集邮总公司

以绿色邮政理念推进集邮品绿色化

中国集邮总公司从2018年开始,在制度流程、生产材料使用、包装采购和生产工艺等集邮品生产加工方面,全面推进绿色环保进程,获得了显着成效。

全面提升标准,促进生产环节环保化。2019年修订的《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生产企业合作规范》对入围印制加工企业提出了绿色环保要求,《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生产制作质量标准》则对印刷有害物限量标准进行了更新。高标准高质量实现材料使用及包装采购绿色化。纸张与灰板方面全部材料已符合PEFC 森林认证,封类产品已实现100%使用双顶盖自粘模切箱进行包装,并于2020年开始全面弃用塑料拉伸袋,封、折类产品开始使用环保牛油纸袋代替塑料拉伸袋。

中国邮政研究院

率先在邮政业开展碳排放研究与核算

为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助力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建设,中国邮政科学研究院开展了《中国邮政集团碳排放核算方法》、《中国邮政集团温室气体排放实际测度及减排研究》、《中国邮政集团碳减排量化及碳交易潜力评估》等系列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邮政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该方法既借鉴国内外碳排放核算标准、指南和相关文件要求,又结合中国邮政的实际情况,可以针对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金融等绿色邮政建设工程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测算,量化评估绿色邮政建设成效,为中国邮政识别主要排放源,挖掘减排潜力,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和减排目标提供依据。目前中国邮政2019年碳减排量化评估初步完成,二氧化碳总减排量超过2万吨。

上海外滩邮政支局

绿色主题邮局展新颜

作为上海邮政有时尚、有态度、有动感、有都市邮政特色的绿色主题邮局之一,上海外滩邮政支局在积极宣传行业绿色邮政建设的同时,与城市绿色发展相融合,开展了多项活动,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

如在“绿色邮政绿色发展”主题宣传月活动期间,上海外滩邮政支局举办了旧书回收公益活动、绿色金融安全、绿植养护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与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签订《创垃圾分类示范区,做文明黄浦时尚人》邮简服务项目协议,陆续为全区22万户居民投送邮简,倡导“拾尚回收”新风尚,不仅形成业务收入12.5万元,更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江西省邮政分公司

构建“老俵情”邮政农品供应链体系

江西省邮政分公司以构建“老俵情”邮政农品供应链体系为抓手,探索打造“产业基地+品牌+平台+渠道+协同”的“绿色农产品进城”示范项目,借助江西邮政分公司“老俵情”电商平台,推广江西绿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推动金融、寄递、邮务等业务源头获客,实现农企受益、农户增收、政府满意、邮政发展。

截至2020年9月底,通过发挥邮政配送网络优势,江西省邮政分公司共走访对接农民合作社5001家,对接培育农产品产业基地64个,打造区域精品绿色农品40款,其中赣南脐橙和井冈茶油两大特色农品项目已实现规模化销售。

广东省邮政分公司

全面建设绿色分拨中心

广东省邮政分公司围绕建成绿色分拨中心的整体目标,在各处理场地内推广实施“站梯码车法”“新型循环卡板绑带”“可循环中转箱”等项目,同时自主开发了“省电小程序”软件,切实在绿色运营、循环减耗、节能省电、科技赋能等方面落实工作,全面建设绿色分拨中心,取得良好效果。

截至2020年6月,广东省邮政分公司全年减少使用一次性薄膜纸57.6万米,全年电脑节省用电6万余度,推广使用可循环中转箱11.91万次,降低常规包装箱的使用成本约48万元,有效推进了绿色邮政建设工作,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保障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绿色邮政建设行动案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