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租车变身“行走的大气监测站” 每天420万组数据精准溯源

2020年11月10日 10:06:50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陈默

高科技、大数据如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准又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天就跟着记者一起去陕西省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看看,每天350辆出租车、420万组数据是怎样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

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西安市利用出租车作为走航大气监测平台,在全市350辆出租车上安装车载大气监测设备,对西安市绕城高速内主城区道路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PM10和PM2.5实时监测。每天收集约420万组数据,实时传输到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可及时发现全市需要加强扬尘污染管控的主要路段,打通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的“最后一公里”。

行驶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走航大气监测站,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增加了350双流动的“眼睛”。而且出租车行驶路线不受人为控制,数据量大,覆盖范围广,更能全面体现大气环境质量。

据统计,每辆出租车每三秒上传一组数据,350辆出租车每天上传约420万组数据,覆盖了西安市95%以上的机动车道路。出租车安装北斗系统,定位精度达20米,实现了污染源的准确定位。当出租车顶灯上监测设备监测到的PM2.5、PM10浓度数值高于平均值两倍的时候,会有一个自动的指令,迅速抓拍三张前方道路污染状况,照片、时间、位置等信息自动传到平台上,帮助执法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位置。

此外,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还可以实现对重点路段和走航监测浓度较高路段开展排查,及时开展机械化吸尘洗扫作业,适时开展洒水冲洗作业,最大限度降低道路灰土存量,提高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水平。

“出租车跑到的地方,就是人活动的范围,出租车移动大气监测点行驶到大街小巷,增加了监测点。同时,扩大了覆盖面,补充了固定监测点监测不到的盲区。”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告诉记者,安装设备的顶灯位置高度在离地面1.5米至1.8米之间,正好是成年人呼吸的高度,监测数值正好能监测这个高度区域内的空气质量。

根据监测数据,汽车尾气排放较高的地方,监测数值会相对较高,所以通过数据,还可以判断西安市的交通状况,对改善交通网同样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王双瑾

原标题:西安出租车变身“行走的大气监测站” 每天420万组数据精准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