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志愿者用行动护蓉城绿水青山

2020年12月01日 10:16: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陈默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诗仙李白曾对成都的青山绿水赞誉无数。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而这里的山川江河离不开每个人的守护。建设美丽蓉城、绿色蓉城,需要长时间不断“耕耘”方可“收获”,需要永不止步的身行力践。

2019年3月1日,全国首个环保类联合性志愿者社会组织——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成立。成立当天,“成都环保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环保志愿者突破6万人,当月,联合会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建立环保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发动了10000余人参与到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中。

不断在发展中总结经验,联合会如今已策划开展了17130余场“多主题、多形式、多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发展注册环保志愿者近13万人,组建了环保志愿队伍累计60支,培养了一支“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实事”的环保志愿服务工作队伍。而这一切,只是“中点”而非“终点”。

联合多方力量,拓宽服务矩阵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宣教和环保志愿服务规模化、常态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成都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由市局机关及直属机构成员组成,各区(市)县生态环境局建立分队与小队,形成“市级总队-区(市)县分队-乡镇(街道)小队”上下联动组织体系。联合会充分发挥枢纽型平台职责,推进形成统一工作机制,将“市级总队-区(市)县分队-乡镇(街道)小队”的行政属性与联合会社团属性融合,上下联动,横向互动,不断架构起多层级、宽领域的服务矩阵。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今年3月1日,联合会成立新闻媒体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按照《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新闻媒体工作委员会章程》要求,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和联合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委员会广泛团结新闻媒体工作者,以服务中心工作为指引,以新闻宣传报道为抓手,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新闻媒体的贡献。10月,委员会专门策划了2020“媒眼看环保”区县行专题行动,挖掘提炼宣传报道各区(市)县生态环境建设亮点工作,为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奉献力量。

在10月22日举行的2020年成都市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季启动仪式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勤怀与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党委副书记李明蔚共同揭牌,“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正式成立。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由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组成,将组建10支高校环保志愿者队伍,策划实施10个特色环保志愿服务项目。“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将积极整合高校和大学生力量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共同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做出贡献。

塑造特色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联合会在成立之初便将“品牌化”作为努力方向,并在举行成立仪式当天,首创将每年3月作为“成都环保志愿服务月”,每年3月1日作为“成都环保志愿服务日”,并组织各分会当月开展了100余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动员10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在塑造特色品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初步胜利。

厉兵秣马,功不唐捐。今年3月1日,第二届“成都环保志愿者日”通过网络新媒体全新登场,第二届“成都环保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服务月期间,印发了《2020年成都市环保志愿服务工作要点》,开展了6期“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天府文化”优秀环保志愿者专访,发布了4个“环保与生活,绿色与健康”系列趣味短视频,组织了“2020年成都家庭(社区)‘美丽一隅’征选活动”,全市各区(市)县分会、企业分会、社会组织分会也展开了系列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系列活动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关注与参与,续写了成都环保志愿服务事业新篇章。

10月22日,以“绿色迎大运·环保志愿行”为主题的2020年成都市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季正式启动,多样系列活动同步铺开:“成都生态环境大讲堂”系列宣讲及志愿服务活动将进入成都23个区(市)县的产业功能区、企业、社区、公共空间等开展系列宣讲及志愿服务活动;“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将通过组建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志愿者队伍,孵化环保志愿服务项目的方式,团结各高校科学传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彰显成都高校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风采,为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发出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的环保倡议之声;“环保NGO及环保志愿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将对成都环保志愿讲解员、各NGO组织、志愿者骨干进行关于志愿者队伍建设、环保志愿活动开展等内容的专业培训及参访活动;“讲解员带您看环保”将招募热心社会公众走进环保科普基地、环保公众设施、生态环保农场等公众空间实地参观学习,深化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2020“媒眼看环保”区县行专题活动将通过委员会平台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

科普宣传进社区,环保“义诊”进企业

8月26日起,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联合会组织实施了《关于在全市社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展生态环境科普项目》,以“‘成都环保 一路有你’全市环保志愿服务科普宣传活动”为主题,旨在通过公众参与、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广大生态环保志愿者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着力加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闪亮树立环保志愿服务品牌,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大格局。项目分为产业功能区篇、企业篇、社区篇和公共空间篇四个篇章。

项目启动实施后,首先打开的“社区篇”进入天府新区正兴街道苏码头社区。8月27日至8月31日,以志愿活动、知识讲座、趣味游戏、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助力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组织“环保宣讲进社区”相关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活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支“苏码头社区环保志愿服务队”队伍,拓展了许多注册环保志愿者,培育了“苏码头社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阵地”。

根据《关于启动成都市2020年小微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义诊”帮扶活动的通知》,6月30日-7月10日,联合会组织开展成都市2020年小微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义诊”帮扶活动。通过志愿者的专业指导、陪同人员的有效沟通、企业的积极配合、质控专家的把关审核,现场“义诊”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保障志愿者“义诊”帮扶活动质量,联合会积极配合市生态环境局除组织专家通过微信小程序开展后台质控外,还落实专门人员同步对参与本次“义诊”的家具制造、包装印刷、制鞋、人造板、工业涂装五类企业开展电话抽样回访,了解企业对“义诊”的总体满意情况以及意见建议。

为精准、科学、有效地向企业提供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环保水平的对策措施,7月24日,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组织下,联合会配合召开了“环保专家会诊会”,旨在通过“会诊”,分行业找到治理企业“病根”的“良药妙方”。“会诊会”邀请前期参加“义诊”的38名志愿者,为塑料泡沫制造、制鞋、工业涂装等8个行业草拟了提标改造的路线图。充分应用“义诊”成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相关行业企业印发了整改“明白卡”,促进企业升级生产工艺、加快完成废气收集、治理设施达标排放改造。

春华秋实,守土有责,明日更胜今朝。生态环境保护,动力源自公众参与,成效亦源自公众参与。联合会将继续围绕“‘做大’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做强’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做实’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做亮’环保志愿服务宣传”四个方面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用行动号召全民共参与,促进全社会形成守护碧水蓝天人人可为、人人能为、人人要为的社会氛围,让人人都做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做绿色健康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胡秀芳

原标题:人人可为 人人能为 人人要为 环保志愿者用行动护蓉城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