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乐山12月9日讯(郭晓彤)2020年12月8日,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由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梅小彬主持。会上,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齐向东通报了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
市污普办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岭,以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局、乐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
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四川经济日报、乐山新闻网、乐山日报、乐山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齐向东主要从普查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及亮点、工作成果三方面总结了乐山市“二污普”的工作情况。据悉,乐山市“二污普”共投入普查资金2200余万元,普查工作人员2600余名,历时近3年时间,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等突出困难,圆满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
发布会指出:摸清了全市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
全市普查对象数量8643个(移动源不计入)。其中工业源4558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786个,生活源2124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63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12个。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完成了乐山市污染源信息的“一张图”“一套数”。掌握了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从全市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62146.56吨,氨氮1987.64吨,总氮7441.07吨,总磷958.73吨。
从全市大气污染排放情况来看,二氧化硫35617.03吨,氮氧化物47847.02吨,颗粒物37457.68吨。
从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来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546589.43吨,其中综合利用量8003561.12吨,综合利用率为75.9%。
2020年5月,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通过四川省普查验收;6月,四川省污染源普查成果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同时,五通桥区作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国家试点地区和四川省综合试点地区,于2019年9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四川省试点验收,并成功通过国家试点验收。
截止目前,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已成功运用于入河排污口整治、三磷专项整治、大气强化督查、固定污染源清理及排污许可证核发等重点工作中,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总结发布阶段”,梅小彬强调指出,“乐山市将以本次普查工作为契机,加强普查成果运用,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建成美丽中国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