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乐山12月9日讯(郭晓彤 记者 卢永洪)12月8日,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由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梅小彬主持。会上,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齐向东通报了乐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四川经济日报、乐山新闻网、乐山日报、乐山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单位的记者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乐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晋明作答(郭晓彤 摄)
就四川新闻网记者的提问,与会的乐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晋明当即作答。现将现场实录如下:
四川新闻网记者:我们知道污水处理能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想请问一下围绕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乐山开展了哪些工作,这方面的成效如何?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郭晓彤 摄)
乐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晋明:首先谢谢记者朋友对城乡污水的关心。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也是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善乐山市水环境质量,补齐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污水“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快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68个“污水三推”项目(含154个子项目)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约20亿。截至目前,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厂)共计194座,其中城镇15座、乡镇179座,总设计处理规模达到42.77万吨/日,配套管网长度1915公里,实现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我市城市、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9%、55.8%,完成了《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既定目标任务。
二是加快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严格按照《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完成全市107座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包括按岷沱江标准升级改造的13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设厂和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以及按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的8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为水污染物减排做了一定的贡献。
三是加强生活污水直排口排查整治。鉴于市政排水管网的管理是一项动态性的工作,按照“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的原则,加强生活污水直排口的排查,采取控源截流方式,能够立即整治的立即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成,做到“一口一策”。主城区沿江沿河及竹公溪流域完成了41个生活污水直排口整治任务,使水生态坏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是对绿心实施了生态搬迁,消除了中心城区绿心片区大量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隐患。为保护城中心10平方公里的绿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2017年12月出台了乐山第一部实体性法规,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2018年对1488户3398人进行了搬迁,其中拆除38户农家乐,关闭31户养殖场。拆除房屋面积近50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绿心生态环境。使绿心真正成为了生态之心,文化之心,健康之心。
按照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工作安排,今明两年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年”,接下来,我局将按照省、市相关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城市(县城)和建制镇污水管网建设,着力解决市政排水管网不配套等历史欠账问题,持续实施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实现“治污”向“提质”迈进;进一步对我市城区市政排水管网有计划的进行全面的摸排检查,进一步完善市本级排水管网GIS信息化系统,做到市政管网的动态管理、精准维护;并以《四川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为行政指导,加强污水设施动态监督管理,确保污水设施维管工作正常有序。
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介绍完毕,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住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