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了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李岳东指出,污染源普查历时3年,四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面查清了行政辖区内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形成了当前最全面细致、系统权威的污染源基础信息,普查成果十分丰富。四川省要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视频会议要求,进一步总结、开发好污染源普查成果,利用好这笔财富,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和美丽四川建设做出新成绩。
助晓污染源信息
为科学应用污染源普查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普查数据使用效率,四川省进一步深化开发利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应用软件,将全省所有污染源普查对象和122万余份各类报表、上千万组数据和精心编制的污染源普查“一张图”“一套数”等普查成果和数据,全部集成在软件系统中,并放置在环保专网上供广大用户使用。只要用户在电脑上“一键点击”,就可获取全省及21个市(州)的13万余个污染源信息,包括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移动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基本信息、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和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以及各地区、各行业污染源数量、类别、分布状况和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并对全省各地区、各行业污染源数量、类别及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进行统计分析等,为加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助谋规划科研
受相一致。
据了解,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还积极应用于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规划纲要的编制和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环境污染防治科研工作,为科学确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指标,谋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重点任务,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局面。
2020年10月,四川省正式启动了“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规划内容包括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深刻把握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以及从“省域—区域”“城市—乡村”各层次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建设重点任务,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波多次强调,规划编制时,应开展治理现状和需求摸底调查。
四川省将充分利用“二污普”成果,提出优先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工业污染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源防控等,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强化污染治理措施,力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与人民群众感
助推绿色发展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摸清了全省及各市(州)、县(市、区)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和结构布局,全面掌握了各地区和排污单位污染物治理情况、污染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和污染物产生、排放总量,这些成果的开发利用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建项目快速落地、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依据和数据支撑。
在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中,如何摸清底数,尽快找准污染源在哪里?如何做到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四川省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出的重点行业排污单位为基础,参考其他有关信息查遗补漏,按照国家要求时限,提前12天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任务双“清零”,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为更好地用好普查成果,推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和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人员深入分析污染源普查成果、当前环境状况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形势,撰写了《从两次污染源普查谈四川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进》专论。
助力精准治污
今年5月~9月,四川省个别地方遭遇了严重的区域性臭氧污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副省长杨洪波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臭氧防控攻坚工作。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启动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帮扶指导,充分利用“二污普”数据分析结果,紧盯成都平原和川南地区10个重点城市,将控制工业源作为首要任务,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为重点领域,以工
业园区、企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为重点管控对象,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精准管控,全省臭氧平均浓度较攻坚前下降了16.1%,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开展赤水河(四川段)入河排污口整治试点工作中,四川省利用“二污普”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清单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复核、水质监测溯源分析等,为进一步全面、及时、准确摸清掌握赤水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沿河入河排污口排污状况、分布规律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统计,污染源普查成果形成后,四川省第一时间实现了与省税务局等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数据共享,并将普查成果提供给10多个单位使用。
据了解,四川省正在积极拓展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收集编制出版《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实录》《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汇编》《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等系列丛书,此外,还制作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纪实专题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张德良 王维竹 高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