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之美托举生态之城
——写在内江市开展第25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之际
![]() |
(国家级湿地公园——隆昌古宇湖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摄)
![]() |
(谢家河湿地公园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摄)
![]() |
(清溪湿地公园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摄)
湖光山色、群鹜齐飞;朝霞落日,百鸟嬉翔……好一幅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而今,在内江这片湿润、富饶、秀丽的土地上,近15万亩湿地已成为数十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及少量世界级濒危物种繁衍生息的乐园和甜城人民呵护守望的家园。
一处湿地一片天,一声鸟鸣一腔情。湿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个生态方案变成绿色现实。
高位推动
构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今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固碳减排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全市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生存福祉。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湿地保护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湿地保护突出问题、维护湿地健康的必要举措。
2018年9月,《内江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了全市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和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湿地修复制度,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等重点工作,以及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全面保护、分级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协调、分工负责,注重成效、严格考核等五大基本原则。同时,该《方案》还从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完善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等方面,将湿地保护修复及管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
强化责任落实
健全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约1.7万亩,湿地内有水生植物13种、鸟类7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濒危易危物种4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是川东地区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自然景观最佳的生态湿地。
近年来,古湖景区管委会建立了《四川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科研监测部工作职责及制度》《四川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管护站管护员职责》《四川隆昌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员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与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联防联治,建立禁泳、禁钓、禁建等常态化巡查监督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最大限度的保护湿地和鸟类资源,为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内江市委、市政府把湿地保护修复作为推进生态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要求逐级分解落实湿地管控任务。2018年起,市督促检查和目标绩效管理委员会将湿地管控目标任务列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底组织开展目标完成和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考核。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湿地保护责任、部门管理责任、湿地修复主体责任、湿地修复成效监督责任,切实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了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确保实现了14.93万亩湿地总量的管控目标。
截至2020年底,内江市湿地总面积为14.94万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54万亩,人工湿地面积6.4万亩。
以强有力的措施
扎实推进湿地修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2014年12月,隆昌古宇湖获批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为改善全市湿地在科普知识宣教、监测管理、湿地功能退化及鸟类栖息地环境等方面的薄弱现状,内江市在借鉴古宇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强化湿地修复,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抓好城市周边湿地修复治理,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和功能,推进城市周边湿地建设。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小青龙河湿地、谢家河湿地、花萼湿地等城市湿地公园,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同时,各县(市、区)也积极在县城周边规划兴建湿地公园,如隆昌市西白庙子水库生态人工湿地工程170亩、普润镇清澜湿地生态公园100亩建设、响石镇龙井生态人工湿地公园120亩建设;威远县清溪湿地公园建设等。
不仅如此,为了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内江市还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等节日,面向公众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动员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相关知识宣传,目前,已开展湿地保护宣传10余次,发放湿地保护宣传资料15万余份。
天高云淡、飞鸟翩翩,波光潋滟、水动鱼欢,花海烂漫、绿树参天……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内江将继续凝聚全社会湿地保护力量,共同守护湿地,让湿地不断为生命提供更美好、更安全的家园!(兰吉萍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