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成都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做得如何?(图)

2021年03月02日 09:52: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默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jpg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日讯(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成都生活垃圾分类正式步入法治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

在成都的小区里,生活垃圾分类做得如何?市民的反应如何?垃圾分类有没有创新点?分类做的好,有没有什么奖励?跟记者一起来实地看看。

武侯区:

督导和奖励相结合 市民很喜欢

1日上午,在成都市武侯区某小区内,市民周大姐拎着几袋垃圾来到小区的垃圾投放点,“这是纸板,属于可回收垃圾,要扔在蓝色的垃圾桶里,这是厨余垃圾,要扔在绿色的垃圾桶里。”周大姐一边对垃圾分类督导员说,一边很顺畅的将垃圾分类投放了。

武侯区某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宣传.jpg

武侯区某小区内的垃圾分类宣传

“垃圾分类,我们居民也有责任。”周大姐说,自己基本能将生活垃圾分好类别,“前期,小区也宣传了很多,我在网上也看到不少新闻,自己也应该要多学习,即便还是不太清楚分类,这里墙上也贴有分类知识。”

周大姐正在查询自己的积分.jpg

周大姐正在查询自己的积分

周大姐顺利将垃圾分类投放后,垃圾分类督导员便将一张积分卡给到周大姐。小区就近聘请了垃圾分类督导员,通过专业培训后,开展常态化现场督导。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引导,对垃圾进行破袋检查和指导。同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居民每日正确分类投放1次或投放有价值的可回收物,均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累积可兑换生活用品等。

“您目前的积分可以兑换2.9元的商品。”在投放点旁边的环保超市内,店内工作人员对周大姐介绍,超市里有各种生活用品、食品等,“可以选择这次兑换,也可以选择累积积分,等积分多一点再兑换。”周大姐表示,自己很喜欢这种模式,选择累积积分下次兑换。

周大姐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积分卡.jpg

周大姐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积分卡

记者了解到,该小区通过督导和奖励相结合,目前厨余垃圾分出率接近30%,多次抽查厨余垃圾纯净度超过95%,分类成效突出。

金牛区:

细化可回收物 垃圾桶增加感应开门装置

在金牛区某小区,一走进该小区大门,右侧一排干净整洁的可回收物垃圾桶非常显眼。

金牛区某小区内的可回收物垃圾桶.jpg

金牛区某小区内的可回收物垃圾桶

“我们把可回收物细化了,分为金属类、塑料类、纺织类、纸类等几个垃圾桶。”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在此处投放可回收物,可以在显示屏输入自己的手机号,选择不同类别投放后,不同类别的可回收物将按照不同的价格计在手机账号名下,累积达到10元及以上就可以提现。

小区物业人员介绍垃圾桶专门增加了感应开门装置.jpg

小区物业人员介绍垃圾桶专门增加了感应开门装置

同时,该小区还购置定时定点垃圾投放亭,并进行智能化改造,加装感应开门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方便居民投放,减少能耗,“感应开门,就是当居民站在地面脚印处,对应的垃圾桶就会自动打开,这样也减少居民和垃圾的二次污染。”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该小区积极推进分布式厨余垃圾就地处置设施建设。街道投入39万元在该小区建立日处理量500公斤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发酵完成后的残留物可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地改良剂使用,以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作为居民来说,我们肯定是很喜欢垃圾分类的,虽然在我们这个部分会稍微麻烦一点,但整个小区也干净了,城市也干净了,很好啊。”业主王阿姨表示,分类投放点还建立了公示栏,公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引导员、清运员信息,“信息也公开,这样很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