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8日讯(记者 卢永洪)“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注重学习党史,从中获得启迪,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旨在全力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任务,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党支部(简称:水处党支部)学党史悟真谛,学以致用地积极开展“两手抓、两促进”,争做美丽河湖建设“排头兵”。
![]() |
水处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图据水处党支部)
■真学党史,首当其冲的是悟真谛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秘诀所在。
党史学习教育在路上,水处党支部在真学中悟出真谛。
迈步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的水处党支部,将积极团结党员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真学真悟党史,归根到底在真用。
■争做美丽河湖建设“排头兵”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刘伯承同志当年的话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迈步新征程,一脉相承地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根扎在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我们就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向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
群众路线是百年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民生观。“两山论”不仅写进了党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在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党史学习教育在路上,水处党支部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真学真悟党史,最后将其归结到真用上来。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水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水处党支部以“争做美丽河湖建设‘排头兵’”为抓手,将党史学习教育归结到真用上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求真务实,绝不允许停留在泛泛空谈,只有脚踏实地、结合本职工作真抓实干,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是硬道理。
四川是“千河之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流域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河流水质稳步提升。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四五”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的决策部署,水处党支部学以致用地积极开展“两手抓、两促进”,在生态环境厅党组的领导下,正带动更多力量促成共商、共建、共创、共享的大格局,争做美丽河湖建设“排头兵”。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以百年辉煌成就为鉴,深刻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十四五”期间水环境管理正从传统理化指标水质改善向水生态健康转变。水处党支部书记芮永峰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新时代,美丽河湖建设就是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系统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使河湖保持或恢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