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24日讯 “感谢你们真心为群众办实事,今后我们再也不用闻臭味了。”6月上旬,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三合村17组村民甄女士特意来到旌阳生态环境局,送上一面绣有“生态铁军保环境 依法为民办实事”的锦旗,对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示感谢。问题高效化解的背后,得益于今年4月生态环境厅开展的“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增强群众获得感”专项工作,此项工作站位高,谋划举措实,瞄准难题多,破解力度强。那么,具体有哪些亮点,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呢?一起看看吧。
亮点一
集中梳理突出问题156件
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排查梳理了2020年以来群众重复投诉反映的环境问题、信访积案,共梳理出突出问题156件,列入《突出生态环境信访问题清单》。按照职能分工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其中151件属于生态环境职责的问题交属地生态环境局化解,其余5件涉及其他部门职责案件由督察办交市(州)政府化解。
![]() |
亮点二
领导带头包案全覆盖
此次专项工作由厅领导带头包案,高位推动。按照“分片包案,属地负责”原则,明确包片厅领导和帮扶指导处室(或直属单位),对其中化解难度特别大的9件信访积案分别落实厅领导包案;由督察办移交市(州)政府办理的重点信访案件,由市(州)、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包案,并按“分级分类、一案一人”原则,明确市、县两级化解部门及负责人。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厅已多次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突出信访问题防范化解工作”会议,对专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已组织14位厅领导带队对21个市(州)开展两轮暗查暗访,做到了主动发现问题、高位推动问题解决。
![]() |
亮点三
全面实行销号管理
此次专项工作实行“一案一报、逐级销号”管理,专项工作小组根据案件治理难点和特点,科学制定了销号标准,对各市(州)上报销号的案件,需经帮扶指导单位回访和现场查核确认,达到销号标准的,方可批准销号。销号式管理强化了结果导向和化解措施跟踪管理,持续有力推动化解方案落实,确保问题得到根治,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
“本次专项行动分梳理交办阶段、推动化解阶段和验收巩固阶段,其中,推动化解阶段时间跨度最长,也是本次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实效,本次专项行动将开展攻坚化解评比,对问题化解迅速、群众满意度高的地方予以表扬,对瞒案不报、责任不落实、工作敷衍推诿、办理不及时、履职不到位、满意度测评排名靠后的予以通报批评。
![]() |
亮点四
已化解30件!专项工作取得成效
“感谢执法人员化解了我们的烦心事,现在村里空气清晰,生活也更有滋味了。”对于处理结果,甄女士连称“满意”。而半年前,情况大不相同,她曾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投诉,“家附近有一个养鸡场,臭味严重,我和邻居们深受困扰。”
接到信访举报后,德阳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迅速展开调查,通过走访周边群众,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个别谈话等方式,明确了“三步走”整改措施,从加快沼气池扩容建设到做好养鸡场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最终实现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步减少蛋鸡养殖直至关闭养殖场。“目前该养殖场已按要求停养,前期产生的粪污等也已妥善处理完毕,环境不良影响已彻底消除。”德阳市旌阳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张澍说。
其他市州也在积极行动。内江市通过“环境圆桌对话”有效化解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污水问题、某商贸有限公司晾晒猪毛异味影响等多件久拖不决环境信访问题;眉山市宽严相济、温情执法,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解决群众心中难题;凉山州开设为民办实事环境突出问题举报专线电话,接听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目前,全省已化解突出环境问题30件,其余问题均已形成化解方案。
![]() |
除了推动落实专项行动,各市(州)还同步开展了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化解突出信访问题工作,认真办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环保事,全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