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读德阳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德阳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赵敏通报了市委九届二次全会有关情况,德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刘畅,德阳市经信局局长潘鹏等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对“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赋予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大使命,为德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德阳有基础、发展有需要。
为此,德阳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决定》和《中共德阳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决定》。
“全会作出的两个《决定》充分体现了市委服务国省大局、结合德阳实际、谋划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既有鸿篇布局的战略考量,又有抓纲带目的战术安排,抓住了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回应了全市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期待。”赵敏说,德阳将把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置于国省发展大局之下来谋划和推动,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德阳力量。
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条
将打造“五大中心”
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德阳如何谋划?
此次全会上,德阳明确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五大中心”功能定位、四个方面发展保障。德阳将培育增长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服务国省战略全局、支撑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特别是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提出了“五大中心”功能定位。即打造世界先进的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中心、全球卓越的清洁能源装备成套和极限制造中心、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中心、国内知名的清洁能源装备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中心、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系统集成服务中心。
“这‘五大中心’是基于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逻辑而提出的,它们内在关联,都是为了总体目标服务的,有利于提升德阳市清洁能源装备全球位势和发展能级。”赵敏说。
在科学分析测算基础上,全会提出到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实现1000亿元、2200亿元、3000亿元产值的“三个阶段”目标,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企业发展、创新能力等目标,综合体现发展规模质量层次各方面要求。
对此,刘畅表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是德阳最大强项。中央和省委给德阳指明了未来方向、提出了发展课题,从德阳实际情况看,德阳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信心服务好国省战略全局、塑造发展新优势。
“我们必须勇担使命、用好优势、主动作为,为服务国家‘双碳’和能源革命战略、支撑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德阳贡献。“刘畅说。
护航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打出系列配套政策“组合拳”
目标既定,德阳如何作答?
刘畅说,此次全会从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形成一系列配套政策“组合拳”,目前正由德阳市发改委牵头加快制定《若干政策》;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和力量整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
作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谓重任在肩。对此,潘鹏表示,将成立由德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大力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装备制造产业基金作用,加大对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倾斜支持力度。加强水、电、气、土地等生产要素保障,切实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充分利用“三图一表”成果,围绕清洁能源装备培育重点方向进行补链、强链、延链,深入实施精准招商,招引落地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关键配套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谋划一批高质量技改项目,支持清洁能源装备重点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在企业培育方面,支持清洁能源装备头部企业通过混改、重组、合作等方式做强做优,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3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30户。聚焦清洁能源装备重点优势领域,推进“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化重组,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到2025年,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300个以上。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赵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