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

2022年07月15日 17:01:37 来源:中国环境APP
记者 李贤义 编辑:卢永洪

“要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切实提升长江流域河湖管护水平。”7月12日,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

7大流域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和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工作,水利部制定的《2022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明确要强化流域统筹区域协同,7大流域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完善流域管理机构与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统筹作用,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

据了解,联席会议由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甘肃、陕西、河南、贵州等15省份人民政府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成,办公室设在各流域管理机构。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抓手,是完善水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此次会议指出,要协调联动、联防联治,完善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流域管理机构与省级河湖长办协作机制,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各级各地河湖长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实行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加快形成长江流域河湖一体化治理格局。

立足“共”字做文章,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修复

在此次会议上,长江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共同发出“携手共建幸福长江”倡议。

“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各项任务,着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让河湖长制在长江流域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河湖保护治理再上新台阶,早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倡议指出。

倡议强调,要凝聚流域与区域保护治理的强大合力,立足“共”字做文章,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推进健康、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会议当日发布的《长江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报告》显示,去年以来,长江委会同流域各地围绕河湖长制主要任务,强化河湖监管、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水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2021年长江流域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3万个;清理取缔非法矮围108处;清理整治水域岸线突出问题近900个。此外,完成长江经济带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累计编制23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并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网箱养殖清理等行动。

加强跨行政区域河湖的协同管护,变“分段治”为“全域治”

《2022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指出,各地要加强跨行政区域河湖的协同管护,变“分段治”为“全域治”。

库渠相连,河湖相通。在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看来,长江生态修复离不开干流与重要支流的河湖水系联通修复,要紧盯重要湖泊主要问题,以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江湖同治、水岸同治、流域同治,推进重要湖泊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构建完整、稳定、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

据悉,今年长江流域各地将从河流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变“分段治”为“全域治”,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河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