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的植株、刺状的枝条顶端,小小的叶片上还有白色泡泡状鳞片……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与江西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在生态学期刊《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上刊发论文,发表了一个鼠李科植物新种——旱谷蛇藤。
据了解,旱谷蛇藤是中国记录的第三种蛇藤属植物,研究人员为其拟名“Colubrina zhaoguangii”,以纪念和致敬在横断山区从事植被研究的已故生态学家刘照光。
2021年8月,成都生物所博士胡君带领考察队,在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金沙江干暖河谷进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期间,他们采集到1个鼠李科物种,发现无法对应到现有的鼠李科植物类群。经请教江西农业大学博士阳亿,并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对比国内外的鼠李科物种,一行人将其确认为鼠李科蛇藤属植物新种——旱谷蛇藤。
旱谷蛇藤的发现,不但丰富了我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同时也凸显出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该新种的发现,提示了横断山区的基部干旱河谷区域对于横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很重要。另外,旱谷蛇藤的发现和发表对于研究鼠李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横断山区生物地理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