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安宁河流域首部国土空间规划

2022年11月30日 15:27:42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王小玲 编辑:卢永洪

四川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宁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对安宁河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指导性、协调性和战略性布局,并提出将安宁河谷打造成“天府第二粮仓”。

据悉,安宁河流域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涉及攀枝花和凉山两市(州),以及与安宁河关系密切的11个县(市、区),有着充沛的水源和光热条件,但由于气候炎热干旱,一直处于缺水的尴尬境地。流域区域内现有耕地584.3万亩,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将安宁河谷打造成“天府第二粮仓”,农业生产的土地从何而来?空间如何优化布局?

《规划》给出答案,并画出了“路线图”。打造“天府第二粮仓”,首先要打牢农业生产的“地基”。《规划》提出,统筹优化全域耕地布局,促进耕地增量提质,同步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保障并夯实“天府第二粮仓”空间基础。

从具体举措来看,一是“造地”,《规划》明确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3种方式,争取新增耕地70万亩至90万亩。二是节地,《规划》明确要科学确定城镇建设规模,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耕地资源。

同时,持续实施“旱改水”“坡改梯”综合整治工程,争取规划期末垦造水田56.40万亩。

此外,《规划》还给出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布局图,提出将以区域水网连通、提灌蓄能结合、小微水利支撑为手段,充分预留各项水利基础设施空间用地,形成流域大中小微相结合的立体水网体系。对安宁河流域提出水资源刚性约束管理要求,将流域规划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7.10亿立方米以内。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安宁河流域首部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在编制中引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融合”理念,着重空间统筹协调,推动安宁河流域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如何排兵布阵?《规划》给出方案: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种业振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国家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

值得关注的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规划》明确将流域内19.2%共计1054.99万亩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按国家规定进行严格管控。以重点流域和重要山脉为基础,将安宁河流域划分为四大生态修复区,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工作。